在污泥干化處理中,機械脫水僅能使自由水和存在于污泥顆粒之間的部分間隙水去除;毛細水和污泥顆粒之間的結合力較強需借助較高的機械作用力和能量;內部結合水的含量與污泥中微生物細胞所占的比例有關,使用機械方法去除這部分水是行不通的,而需采用高溫加熱和冷凍等措施來進行深度脫水。
為了降低深度脫水成本,現在較多的是應用化學調理結合板框壓濾機技術進行深度脫水。其總體運行成本低于熱干化技術,但是也存在較多的問題。從使用的調理劑來說,普遍應用的調理劑為三氯化鐵以及生石灰、粉煤灰等。相對于80%含水率的污泥,其無機物的總體添加量在6%-10%,這就意味著污泥脫水至50%后其重量較不加藥劑脫水增加了30%-50%,實際上并未實現污泥的減量化。
從最終的處置途徑來看,依靠添加化學鹽類和石灰,進入填理場后,含氯離子以及高COD的滲濾液對填埋場滲濾液系統將產生較大的沖擊負荷。如果進行焚燒處置,則由于添加了較多的無機物,造成熱值下降,灰分增加,尤其添加了生石灰類的堿性物質后,會對電廠的爐膛產生腐蝕、結垢等影響,難以滿足焚燒的要求。
目前污泥深度脫水面臨的難題在于,采用熱干化技術設備投資及運行成本過高,推廣難度有點大。采取化學調理法由于調理劑選取問題,實際上并未實現污泥的減量化,同時對后端處置產生了一系列的不利影響。
目前,國外污泥無害化處置的總體趨勢是:污泥消化技術大面積應用,污泥填埋被進一步禁止,污泥焚燒將越來越少,以土地利用為目的的熱干化逐漸成為主要手段。依據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污泥處理處置要根據國情科學地制定環境指標和階段目標,落實污泥處置的相關法規政策和資金,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開發新的技術。我國的污泥處理處置政策經過調整之后,也將與發達國家處于同一標準。